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为 首页 /
近日,国内多家融资租赁公司在国内船厂疯狂下单订造干散货船舶。
国银租赁订造4船
6月24日,国银租赁发布公告,在新大洋造船建造4艘CROWN63PLUS型散货船。合同价值不超过1.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844亿元,相当于大约3300万美元/艘)。
国银租赁表示,买方与卖方订立造船合约,有利于充分发挥交易的优势,有益于增加公司在船舶市场的市场份额,符合公司业务发展战略。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国银租赁已经在新大洋造船下单订造了9艘类似的船舶,最新的这笔大单意味着国银租赁在该船厂的这种ultramax型的干散货船舶订单已经达到了13艘。
此前国银租赁的该类型船舶的单船造价大约为2900万美元,考虑到目前全球的新造船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上升,因此这次国银租赁不得不为每艘船舶多付出400万美元。
2021年,新大洋造船将经典CROWN63散货船升级为CROWN63PLUS。新船型通过与国际专业公司的合作,重新优化了线型,船模水池试验显示各项指标均达到甚至超过预期。该船型已经达到EEDIPHASE3的指标要求。
中航租赁也在新大洋订造2艘
与此同时,也就在国银租赁发布公告的前两天,中航租赁也宣布在大洋船厂订造2艘相同类型的CROWN63PLUS干散货船舶。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航租赁3年来的第一批新造船订单。
造船经纪商认为,中航租赁将为这批6.3万吨级的新造船每艘支付约3250万美元。
中航租赁也是新大洋造船的老客户。它上一次在扬州造船厂订购新造船是在四年前,当时它签署了六艘符合IMOTierII标准的超大型船舶。
2018年,双方就开启了合作签约建造了8艘经典款的CROWN63散货船。此后,双方在船舶转售、内贸船融资领域多次合作,信任不断加深。此次两艘CROWN63PLUS的签约,标志着双方的协作共赢更上了一个台阶。
交银租赁近期订造总计10船
本月1日,招银租赁也与苏美达船舶、新大洋造船“云签约”订造了6艘6.3万吨级的CROWN63PLUS散货船建造合同。
与上述两家公司不同的是,该笔订单是招银租赁自2015年进行新造船投资以来首次选择与新大洋造船合作。
有消息称,该笔订单的造价为3250万美元/艘。
6月1日当天,招银金融租赁与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达成新造船项目签约,将建造4艘8.2万吨级散货船。此次建造的这批新船预计将于2024年起陆续交付,满足EEDIⅢ阶段排放标准。
工银租赁订造5艘8.2万吨级船舶
另有消息称,工银租赁也在扬州中远海运重工订造了5艘82000载重吨Kamsarmax型散货船,新船计划在2024年交付,将租赁给沙钢集团。
有消息人士称,这笔订单的造价也是仅为每艘3250万美元。
消息人士称,工银租赁在去年就开始与扬州中远海运重工协商新船订单,造船合同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敲定,但一直未曾公布。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这份订单在今年3月1日签署。
中信金融租赁在大船订造10艘6.5万吨级散货船
更早之前的今年3月29日,中信金融租赁(简称中信租赁)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联合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云签约”的形式正式签署10艘6.5万吨散货船新造船合同。
官方消息称,该批船舶完工交付后将租赁给国内一流航运公司,服务国家资源能源的运输保障,主要运营国内沿海航线及长江沿线。
该型船采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的新一代船型设计,可航行于国内近海航区及长江南京以下各港口,在吃水受限航道可实现载货量最大化,而且该型船货舱舱容大,可满足绝大部分散装货品。
中国船厂价格优势巨大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日本船厂的造价比中国船厂的造价一直都要较高,但日本船厂上述的最新报价显然出现了再一次的提升。
最新报道称,日本的船厂目前对上述类似CROWN63PLUS型的6.4万吨级的干散货船舶的要价高达4000万美元,对3.5万吨级的干散货船舶的造价也要到了大约3500万美元。
这个价格远远高出中国船厂给出的三艘3250万美元-3400万美元这一价格区间。
尽管日元兑美元汇率最近跌至1美元兑130日元的20年低点——这一因素应会使日本船厂在出口市场占据优势。然而,日本船厂纷纷辩称,日元贬值也会带来推高进口材料和设备成本的不利因素。这些因素也增加了国内的通胀压力和原材料进口成本,比如钢厂所需的铁矿石也是需要进口的。
据报道,目前日本船厂与钢厂之间的钢板价格谈判已超过每吨15万日元(合1100美元),是两年前价格水平的两倍。
其他材料和设备的成本也出现了类似的上涨,这就迫使日本船厂将新造船价格提高到另一个水平。
为什么6-8万吨级的干散货船舶那么火?
如上文所述,近期所产生的干散货船舶订单中主要为6-8万吨级区间的船舶,而这其中尤其以6.4万吨级左右的Ultramax型船舶更火。
VesselsValue高级中国区代表张文生向信德海事网介绍到,Ultramax型船舶之所以这么“火”,可能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年龄结构上的问题,更小型的Handysize型船舶目前老龄化程度较高,需要替代,而Ultramax的港口水深兼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Handy。此外,在船型升级迭代上,Supramax的高油耗和不环保,决定了行情下去后,一定被淘汰,这部分空缺只能Ultramax来顶上。